冠心病是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造成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一般比较青睐中老年人,因此,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要特别小心。如果日常生活中出现下列症状,那么就应该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中医科普冠心病都有哪些表现2019-07-24中医认为身体有阴、阳二气,若阴阳不平衡,人就会上火。阳盛则热,热之极为火。但不是所有的火都是因为阳气太盛,阴虚也会导致火,不过这个火就是虚火了。对待这两种火,办法是不一样的。实热要用清法,而虚火当用温补。这就是补、泻的不同。其他方法也一样,要重视人的体质强弱。比如用消法,或先消后补,或先补后消,或消补兼施。列举这八大治法,可能有的读者会觉得略有些艰深难懂,其实养生的道理与治病的道理是相通的。简单说来就是既要补,又要泻。而且,该补的时候补,该泻的时候泻。
中医科普养生求平衡,“补”的同时不要忘了“泻”2019-07-23《灵枢·九针》: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灵枢·五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骨。食物有五种味道:酸、苦、甘、辛、咸。食物的味道不同,其作用也各有区别。中医认为五脏各有所喜。例如肝宜甘,因为甘味可以缓解肝气的劲急;心宜酸,因为酸味可以收敛心火;肺宜苦,因为苦味可以助肺气肃降;脾宜咸,因为咸味可以使脾不会运化过度;肾宜辛,因为辛味可以宣散和提升肾水之阳气。
中医科普食物的偏性2019-07-19自然的食物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每日的营养素,如果加以合理利用,还可以调节内分泌,排除人体内的毒素,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甚至抵御癌细胞。
中医科普利用食物的营养来防治疾病2019-07-18有人生病有人健康,区别就在“食”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水平也越来越高,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但是吃得好了,并不代表我们的营养摄入就合理了。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这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中医科普饮食与人体许多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2019-07-18亥时三焦可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就会得到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最好在22:30左右入睡。亥时这样做养好三焦 !改善内环境!阻止肿瘤入侵!
中医科普亥时入眠休养生息2019-07-17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向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另外,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其平躺,等待急救时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中医科普内关穴:宁心安神、理气止痛2019-07-16农历五月,进入一年里湿气比较重的时节。此时湿热交蒸,人体容易受湿气困扰而引发胃口不好、困倦、疲劳、上火、长痘、痔疮等问题。冬瓜汤、赤豆薏米之类的祛湿汤粥固然不错,配合外治手法更可事半功倍。尤其适合脾胃虚寒、食疗不佳者。
脾经上的「祛湿方」
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与中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古时,端午节是我国一个全民采集药草、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民俗大节日。端午节这天,人们要悬挂艾草、菖蒲驱虫除病,佩戴香囊散风驱寒,熬制凉茶清热除躁……这些习俗一直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