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北京好中医官网-汇聚名老中医专家在线!
汇聚好中医到您身边
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身边好中医

「北京好中医」中医肿瘤大家张代钊 —— 走上征服肿瘤之路(2)

张代钊六十余年治疗肿瘤之路 2022-04-28

图怪兽_c4b8bf3eac17c704c2d5c8faf9901e04_56471.jpg

前言

肿瘤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瘤”的病名记载。两千多年前的《周礼》中也有记载。中医认为,肿瘤的病因病理为正气先虚、邪毒炽盛、气滞血瘀、痰饮集聚所致。

西医也早就注意到肿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已经对肿瘤有了初步认识。此后,西医一直把肿瘤看作是“黑胆汁”凝聚、瘀滞而成。直到19世纪,西医开始用细胞病理学解释肿瘤形成的原因。按照西医的观点,组成肿瘤的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它们的体积偏大,以较高的密度聚集在一起,而且功能也没有正常细胞完整。恶性肿瘤就是癌。癌细胞能没有节制地疯狂增长,它们侵袭周边组织,并且能沿着淋巴道和血液转移。西医认为,癌症是细胞遗传变异引发的,癌细胞的遗传变异影响两类遗传基因:一是致癌基因,这种基因使细胞具有疯狂增长的性质;二是肿瘤抑制基因,这种基因可使癌细胞受到抑制而不起作用。

虽然中医和西医都有相关理论解释肿瘤,但是,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没有揭开肿瘤的全部奥秘,特别是恶性肿瘤——癌症,更是当今世界性的疑难病。

 

治癌奠基,白纸绘图   

 

偶然机会,踏上征服肿瘤之路

196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代钊接触了肿瘤治疗,从此踏上征服肿瘤的征程。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派张代钊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那时叫日坛医院)搞协作。肿瘤医院用西医办法治疗肿瘤。西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基本上有3种:一是手术,二是化疗,三是放疗。手术可以完整地切除肿瘤,但是对中晚期癌瘤(即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不太理想。手术切癌瘤后,癌瘤很容易复发扩散。此外,能做手术的病人,只占病人总数的10%-15%左右,大部分病人都需要进行化疗和放疗。

 

微信图片_202009051530083.png

▲工作于广安门医院的张代钊

虽然放疗和化疗有很多优点,但副反应也不少。张代钊观察到病人经过化疗、放疗后出现的毒副反应都比较严重,比如病人感到极度恶心,呕吐很厉害,食欲迅速减退,腹痛,腹泻,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不少病人在放化疗1~2周后多感觉全身疲乏,四肢无力,精神不振,心慌气短,失眠,出虚汗,咽干,口干舌燥及脱发等,许多病人因不能耐受这些毒副反应而放弃化疗、放疗。从这个角度看,癌症难治的原因之一就是病人难以忍受化疗和放疗的毒副反应。

为了减轻肿瘤病人的痛苦,帮助他们继续接受化疗和放疗,张代钊开始试着给病人吃中药。刚开始时,他也不知道应该给病人吃什么中药。一是他那时还没有治疗癌症的临床经验,二是翻遍了中医书籍也没有找到有关治疗癌症放化疗毒副反应的记载。但是,困难并没有阻止他。他开始认真观察病人,仔细琢磨病情,最终确定用中医的辨证论治做突破口。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无数次的临床实践,他终于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减轻癌症化疗和放疗后毒副反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治疗癌症获得认可

张代钊运用中医药治疗癌症的效果逐渐获得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认同。那时,肿瘤医院每周都用一个上午召集全院有关科室的医师共同讨论全院各科提出的疑难病例,以期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制订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张代钊负责提供中医治疗方案,尽可能减轻放疗和化疗的副反应。经过综合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都较好,复发及转移率亦较低。西医肿瘤专家也看到了中医药的作用,愿意让患者配合服中药。年轻的张代钊不但得到了患者的尊重,也得到了同行的赞许,在肿瘤医院留下很好的口碑,至今仍经常被请去会诊。

在与肿瘤医院协作期间,张代钊的人品和医术获得了肿瘤医院广大同行的好评。特别是李冰副院长,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张代钊来肿瘤医院坐诊的时候,李冰常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旁边观看。观看张代钊治病时,她从不插话。其实,这是她考察年轻人的一种特殊方式。慢慢地,李冰开始喜欢并且赏识张代钊的过人才能了。有了李冰的大力支持,张代钊更是如鱼得水,快速进步。

 

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得到支持

1970年,张代钊遇到另一个在实践中学习治疗癌症的重要机会,这次机会使他治疗癌症的医术更趋成熟。事情是这样的:1970年在天津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肿瘤会议,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医研究院研究决定,组织精兵强将去河南林县搞治疗癌症试点。林县是食管癌的高发区,发病率高达20‰,几乎每家都有人患食管癌。中医研究院非常重视这次活动,派出张代钊和周文琮、刘美兰、姜凤梧等人加入到医科院肿瘤医院的医疗队。参加该医疗队的还有河南安阳地区医院派出的以武志文副院长领头的四位大夫。医疗队定名为北京医疗队,队长是罗贤懋,指导员是渠川琰,同时任命武志文和张代钊为副队长,成员有来自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实验研究所、药物研究所等单位的谷铣之、杨简、李铭新、孙建衡、陈迪华等教授和医务人员,共40余人。1971年,医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白希清也来医疗队所在的姚村蹲点考察,和大家一起下到村里参加防治研究工作。

张代钊在林县一待就是两年多。林县的生活非常艰苦,医疗队成员都住在老乡家里,天天轮流到各家吃饭。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很苦,每顿饭吃的粮食就是糠饼,菜就是盐腌的白菜。糠饼极其难以下咽,只能就着一碗白开水送下。张代钊和医疗队成员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为病人看病。为了接触更多的病人,张代钊放弃比较舒适的坐诊,坚持天天骑着自行车到老乡家里巡诊。林县的道路很不好走,有一次,路上的大坑使他从自行车上重重地摔到地上,但他很快挣扎着爬起来,继续赶路。

张代钊与医疗队的其他成员一道在村里建立了家庭病房,送医送药上门,全面观察病人。医疗队共采用了50多种抗癌中草药和单验方给病人治病,疗程最长者有一年多,短者亦达数月。使用抗癌乙片(夏枯草、重楼、白鲜皮、败酱草、山豆根等)治疗的25例经X线片及细胞学检查确诊为食管癌的病人,其总有效率(指病情及X线片检查均有好转者)为50%,尤其对贲门癌的疗效较明显。医疗队还在农村建立了小药厂,土法上马,自力更生,针对病人病情的需要及时地创制了各种新药,制成散剂、糖浆、针剂等剂型,供病人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病人,深受农民的欢迎。

在临床治疗中,谷铣之教授和张代钊协作,对102例食管癌病人开展了中西医结合的腔内放射治疗。治疗时采用有效长度为5~7cm的线形钴放射源,每次照射时间为6小时,每周1次,全部疗程为3~4次。这种疗法在治疗中或治疗后会有不少病人发生食管局部疼痛,严重者不能进食,需靠输液来维持营养。在单纯放射治疗组的48例病人中,有9例病人发生了严重的局部疼痛,而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54例病人中,因使用了清热解毒、生津润燥、凉补气血和健脾和胃等药物,经中医药治疗后无一例因严重的副反应而需要靠输液来维持营养的病例。通过本组102例中西医结合防治食管癌放疗副反应的临床观察,谷铣之教授相信采用中医药对减轻放疗毒副反应是有疗效的。从此以后,张代钊倡导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不少西医专家的认同和支持。

 

抑制癌症需从预防入手

张代钊与医疗队的其他成员意识到,要想有效地抑制林县的癌症高发病率,必须从预防入手。经过大家共同观察和研究,他们发现林县人常吃的酸菜不是用盐腌制的,而是用开水浸泡成的,用这种方法腌制的酸菜、干萝卜条中含有大量的亚硝胺类化合物、黄曲霉菌、白地霉菌等致癌物。在林县浅水井中提取出来的苦水中也测出亚硝胺类化合物。调查证明,林县食管癌高发区的日常食物中往往缺乏多种维生素:土壤中钡、硒、铜、铁等元素的含量也较低;同时还发现,食管癌病人多为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人群,有些人还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这些都是该地区癌症多发的原因。

针对这些现象,医疗队提出了群防群治的“三、五、七”要求。所谓“三”,就是三早,即对食管癌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五”是指防霉(防止食物发霉)、去胺(不吃含有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物)、施钼肥、积极治疗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约有25%的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症状可变成食管癌)及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五种措施;“七”是让群众了解早期食管癌的七大症状,即吞咽食物时多有哽噎感、疼痛感、异物感、滞留感、咽部干燥感、紧缩及胸背疼痛感七个症状,以提醒病人及早去找医生诊断和治疗。

在林县3年的经历,使张代钊极大地丰富了用中医治疗癌症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他日后进一步形成中医治疗癌症思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转移阵地,协同创优   

 

建立独立的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

1983年,中日友好医院建成。卫生部非常重视中日友好医院的建设,决定从北京各大医院抽调精兵强将支援中日友好医院。张代钊也接到了调令。

当时,张代钊已经是中西医治疗肿瘤的专家,在全国的知名度很高。肿瘤医院李冰副院长一直想把张代钊从广安门医院调过来。然而,广安门医院哪里肯放走张代钊。这次,上级把张代钊调往中日友好医院,广安门医院不得不放。聪明的李冰副院长认为机会来了,她想把张代钊调进肿瘤医院。于是,她找到中日友好医院人事处长于梅萍。

“我拿一个好大夫与你换张代钊吧。”李冰诚恳地说。

“不行!”于梅萍摇头道。

“我拿两个好大夫跟你换-一个张代钊。”一看这一招不灵,李冰只好加大砝码。

“不行!”

“我拿三个好大夫与你换张代钊。”

“不行!”

......

就这样,张代钊最终还是走进了中日友好医院的大门。这是他人生的又一次大转折,大挑战。

在中日友好医院上班的第一天, 一位院领导告诉张代钊,肿瘤科不能独立建科,需要附属于老年疾病科之下。张代钊对这个安排感到很吃惊,但没有生气,他耐心地讲解了自己与肿瘤疾病打了25年交道的心得。这位院领导终于理解了建立肿瘤科的重要性。最終,院领导同意了张代钊的主张——建立独立的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

 

微信图片_202009051530084.png

▲工作于中日友好医院的张代钊

 

如何打造中医肿瘤科呢?经过长时间思考,张代钊确立了几条策略。

 

三大策略打造中医肿瘤科

 

1、人才策略

张代钊认为,要想把肿瘤科打造成全国一流的肿瘤科室,就必须有一流的医生。于是,他逐步网罗人才。李佩文、董秀荣、郝迎旭、崔慧娟、贾力群等一批医师来了,有了一流的团队,肿瘤科就有了大发展的基础。

人才来了之后,张代钊又把重点放在培养人才的素质上。他自1978年指导研究生以来,已经培养了10多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术经验继承人。从数目上看,他培养的研究生并不算多,但是,他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确实是一流的。如今,他的研究生均成为主任医师或学科带头人、科室负责人。开门弟子李佩文已经是中西医治疗癌症的领军人物、全国政协委员。学术继承人郝迎旭是中日友好医院的主任医师、成绩斐然的中西医治癌专家。他还培养了大批的进修生、留学生,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微信图片_202009051530089.png

▲张代钊与学术继承人郝迎旭

 

张代钊非常重视对年轻医生的医学再教育。当时,大多数分配来肿瘤科工作的医科大学毕业生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肿瘤知识。张代钊就经常组织大家学习肿瘤的基本知识,了解世界上治癌的最新进展。于是,大学生们很快就能诊治病人了。

张代钊认为,中医也应该是一门开放的科学,学中医的人要与全世界的医学同仁们交流。所以,他要求肿瘤科的青年医生要学好英语。为了帮助大家尽快提高英语能力,他组织大家每天早晨7点半~8点集体学英语。那时,他已经50多岁了,但他还与大家一道坚持每天学习英语。肿瘤科青年医生的英语水平迅速提高。

张代钊非常关心学生们的未来。他除了亲自为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找工作外,还热心帮助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发展事业。他指导过的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大多已有20多年的临床治疗经历,论临床经验,这些人一般都超过经验较少的博士研究生。但是,由于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的培训制度并未被纳入教育部的计划,所以,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没有任何学历,仅有一纸空文。张代钊认为这种安排很不公平。所以,他利用所有可能的渠道把自己的意见向卫生部领导反映。经过他多次的努力,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终于被纳入教育部的计划,成为有学位文凭的学者。所有的中医学术继承人都非常感谢张代钊的努力。

2、中西医结合策略

张代钊认为,西医治疗早期癌瘤效果很好,所以西医治疗癌瘤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没有中医的帮助,西医治疗晚、中期癌症的疗效不佳。所以,张代钊倾力走条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瘤的路子。

3、文化策略

就是要培植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文化。张代钊给学生们定的医疗准则是“五心加微笑”一关心, 对病人要像对家人一样关心;耐心,耐心地给病人做思想工作;细心,管理病人一定要细心;信心,首先自己要对治疗有信心;放心,前面四心都做到了,才能让病人放心。外加一点:管理病人要面带发自内心的微笑。张代钊要求学生做到这些,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他家住广安门,20多年来,每天都是早晨7点之前到医院。这就意味着他每天凌晨5点必须出发。在他的带动下,学生们工作勤奋,经常加班加点。

4、创新策略

就是要大力提倡科学,不断研究新药张代钊认为,好的疗效来自好的药方但是,如果仅仅是依赖古人提供的药方,总有一天会出现无方可用的局面。于是,他在肿瘤科内大力提倡科学研究。他安排足够的人力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对照组的研究,还亲自指导研究工作。科学研究可以为肿瘤科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5、营造团结氛围

张代钊认为,不团结协作的团队是没有希望的。所以,他进人中日友好医院20多年来,一直注意搞好科室团结。他要求肿瘤科全体医务人员都要搞好团结,只有团结才能发展;为人要坦诚,有意见要当面提出来,不搞小动作,更不搞小帮派。

20多年来,在张代钊的领导下,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一直是院内先进科室。 1989年,肿瘤科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班组。

(节选自《张代钊学术评传》)

专家介绍

张代钊

主任医师、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 知名专家

◎首都国医名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央保健会诊专家(肿瘤专业)

北京好中医领衔专家

北京好中医潘家园医馆(张代钊名医工作室)特需门诊专家

专家擅长

擅长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淋巴瘤、脑瘤、肾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作用原理研究方面,也多有建树,尤其是恶性肿瘤病人放化疗反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设计及康复疗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 张代钊,肿瘤专家,全国最好的中医肿瘤专家

相关推荐